实践育人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在下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日期:2023-07-25 发布人: 浏览量:

恰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下基层”这一宝贵执政理念35周年,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策源地”和“试验田”,寿宁县下党乡“学习小镇”持续掀起实践和传承热潮。

35年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要求,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下沉一线,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百年红色魂,深情系下党”实践队于7月11日至7月16日赴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追寻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足迹,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天下为民的爱民情怀,并开展一系列调研寻访活动。

学思想

学以增智,以学立身。实践队一行人在下党乡党委书记项忠红、团委书记林欣的带领下走进下党故事,走进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除了下党乡党委书记,项书记还任党的二十大代表、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政协副主席、寿宁县宣传部部长。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项书记对于下党乡的变迁和习总书记的爱民情怀感触很深,她为实践队做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宣讲,感恩总书记和党的好政策,并表达了下党乡亲们立志于摆脱贫困,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信心与决心。

实践队首先前往“难忘下党”主题展馆参观,展馆内接踵而来的一张张宝贵照片、一件件珍藏旧物把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跋山涉水、访贫问苦、指导扶贫的峥嵘画卷展现在实践队眼前。下党四面环山,偏僻崎岖,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酷暑,步行了17.5公里,花费了五个半小时来到下党乡解决困境,听闻总书记到来的百姓们挑着解暑的草药茶和绿豆汤,自发迎接总书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下党两岸青山、流水潺潺、全面小康在这里建成,乡村振兴在这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访贫问苦、现场办公,调研指导扶贫工作,留下了“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深刻记忆,并在深入调研后,总结出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围绕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在下党乡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思想,制定了因地制宜、久久为功的脱贫方针,掀开了闽东扶贫开发的崭新篇章,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理论财富和精神财富。

从闭塞“无五乡”到红色旅游新地标的天渊之别,展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践诺之行”、“救灾之行”、“牵挂之行”的故事;流传的是“一杯草药茶,一碗绿豆汤”的佳话;凝结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下基层”、下党人民“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的宝贵精神财富。时光流转,下党乡作为“四下基层”制度诞生和发扬的见证者、亲历者,下党乡的蝶变之路,展现了下党人民强烈的斗争精神和自我革命的自觉意识,“四下基层”的精神早已扎根在闽东的大地上。下党乡的蜕变只是一个缩影,放大的是昔日穷困的闽东地区,因“四下基层”扎实的工作作风而取得跨越式发展。

强党性

锤炼党性,坚定信仰。实践队员重走党群连心路,切身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艰辛不易和温暖牵挂。在见证习近平总书记现场办公和一代代下党人脱贫攻坚,见证“四下基层”亲历者的古建筑鸾峰桥前,实践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院党委刘朝晖副书记领誓,实践队员高举右拳,庄严宣誓。入党誓词中有这样一句话:“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实践队员将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记入党初心,践行入党誓言。

鸾峰桥早已成为闽东人民群众心中的党群连心桥,实则也是见证“四下基层”的亲历者。即使到现在,“四下基层”却一直被群众提起,“四下基层”根植于党的群众路线,始终贯彻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所体现的价值追求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我们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传承弘扬好,以实际成效熔铸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再深入基层,实践出真知。为探寻红色初心,赓续红色血脉,实践队员前往下党乡国家电网党员服务驿站拜访周道杰。20多年来,周道杰扎根下党,踏遍10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默默为村民解决用电问题,投身“行善事业”,用初心践行党员的使命和担当。对于道杰的好人好事,村民们如数家珍:护送昏迷的病人、拯救溺水者、帮村里孩子上户口、帮助孤寡老人和困难学生……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实践队员们深受感动,立志在党爱党为党,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让“好人精神”生生不息。

重实践

深学笃行,躬行实践。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实践队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为把资助育人工作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实践队深入下党乡各村各户开展“资助政策乡村行”政策宣传活动。活动以普及和解读政府出台的教育资助政策为主要任务,通过入户讲解和走访交流,将政府资助政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达给村民朋友们,以消除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同时,实践队员也倾听村民们对于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和意见建议,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次宣讲活动帮助孩子们树立坚定信念、消除求学后顾之忧,以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建新功

踔厉奋发,再立新功。实践队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立足专业特色,深入下党乡街头巷尾和希望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宣讲活动。活动普及垃圾分类方法及必要性、提升村民资源节约回收、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营造“保护家园”的良好环境氛围。走访宣讲中,有村民表示,“只靠个人力量很难实现垃圾分类,希望可以提升意识,依靠全村人的力量做到这件事。”

在希望学校的垃圾分类游戏互动现场,孩子们积极踊跃参与,在游戏中掌握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技能,体会垃圾分类奥妙。垃圾分类不是小事、不是易事,本次宣讲活动提升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此外,实践队开展巡河护河活动,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走到护河一线,调研修竹溪水生态环境,清理河道及周边垃圾,让修竹溪变得更加清洁美丽。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切实走进基层、干在基层、学在基层、为了基层,在基层实践中服务人民、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用脚步丈量天地,让实践绽放风采。

追随领袖足迹,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红色基因,传承精神伟力!三十五年来,下党人民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接续奋斗,践行推动“四下基层”制度,书写脱贫攻坚事业的完美答卷,铺展更多“弱鸟先飞扶摇直上”的崭新画卷。“四下基层”的精神成为了“百年红色魂,深情系党川”实践队下党之行的领航之舵、信念之基、力量之源。实践队员将贯彻“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继续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不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砥砺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再立新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实践队队员

图片:实践队队员

一审:廖烨檬 黄宝娇 王淏

二审:文鸿莹

三审:刘朝晖





微信公众号

   © 202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