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掌心育新生,绿意润心田 || 环安学院心理汇活动圆满结束

日期:2025-10-11 发布人: 浏览量:

10月10日,正值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与“双十心理汇”温暖相遇,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心灵奇旅,携手同行”心理汇系列活动之“植愈时光”在秋日暖阳中圆满开展。同学们在亲手种植、静心守护的过程中,开启了一场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和解的温柔旅程。

1 植一株绿意,开启心灵疗愈

种植区的长桌上,小花盆、营养土、各类种子和育苗工具静静等候。同学们俯身挑选心仪的植物种子,轻轻覆土、浇水,专注地为自己的“心灵伙伴”安一个家。

现场的心理专员同步讲解园艺疗法的知识:“接触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促进血清素分泌,缓解焦虑。专注培育植物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2 以植物为镜,照见成长轨迹

“从今天起,我要每天为它拍照,写生长日记。”一位同学描述第一天的种植心情。这份陪伴不同于瞬时的游戏快乐,它需要持续的耐心与温柔的关注。

“我给它取名‘慢慢’,提醒自己不必着急长大。”

“我的叫‘晴天’,希望我的心情总是放晴。”

正如生命成长需要时间,心理调节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松土、浇水的重复动作中,许多同学找到了内心的安定:“原来专注做一件简单的事,可以这么治愈。”

3 从“照料”到“疗愈”,构建心灵支持系统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在焦虑。”分享环节中,同学们围绕“种植与情绪”展开交流,发现彼此都曾在压力中挣扎,也都在这抹绿色中找到了平静。

在种植过程中,同学们的压力得到了释放,与小草一样在阳光中开怀大笑。

4 让陪伴延续,让成长可见

活动虽已结束,但真正的陪伴才刚刚开始。同学们将盆栽带回宿舍,让这份绿色关怀延续至日常生活。

“以前总觉得心理健康很抽象,现在每天看着这盆小生命,就觉得内心有了一个安静的角落。”

这次种植活动不仅是一场心理教育实践,更是一次关于生命与成长的温柔提醒。每一株亲手培育的植物,都是可见的情感寄托;每一次耐心的照料,都是对自我的温柔关照。

在这个双十日,我们以泥土为纸,以种子为笔,共同书写了一封给心灵的绿色情书。

让我们继续这份温暖的陪伴——在播种与守护中,学会如何爱一株植物,也学会如何爱自己。

未来,我院将持续推出更多元的心灵关怀活动,让心理教育如春风化雨,滋养每一颗年轻的心灵。

文字: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图片: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编辑: 黄森

一审:李蓉蓉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



微信公众号

   © 202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