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福州大学校本科督导第六组在环安学院会议室现场召开环安学院与紫金学院数智课程建设调研会

日期:2025-10-10 发布人: 浏览量:

为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部署、贯彻《福州大学教育教学数字化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数智化转型升级,20251010日,福州大学校本科督导第六组在环安学院嘉锡楼314第二会议室现场召开环安学院与紫金学院数智课程建设调研会。会议由校本科督导第六组组长樊秀峰副教授主持,校督导林荣文教授首先就会议背景、意义作了引导性发言;出席会议的人员有环安学院副院长阳富强教授、紫金学院副院长胡建华教授、院长助理邹亚锋校聘教授、两院数智课程立项教师代表及部分师生代表;同时,超星与智慧树平台代表也参与会议。会议紧密围绕数智课程“为何建设”“如何建设”以及“建设成效如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把舵定向:明确数智课程建设背景与战略意义。会议伊始,校本科督导第六组组长樊秀峰副教授系统梳理了国家与教育部层面推动教育数智化的战略蓝图,重点解读了2025年《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磅文件。她强调,在此背景下,加快数智课程建设是学校顺应时代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与紧迫任务,为本次调研会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调和行动共识。

成果总结:展示数智课程建设的现状与蓝图。环安学院副院长阳富强教授总结了学院数智课程的建设进展:2024成功获批数智课程立项2门、数智课程团队立项1个、本科数字教材建设立项3部,2025年新增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并提出在数智课程持续开发与优化过程中对资金支持的迫切需求。紫金学院副院长胡建华教授分享了该院数智课程建设思路:学院紧紧围绕课程、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模式推进数智课程建设,并将其纳入学院十五五规划中,当前已建设6门数智课程,并于2025年新增3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展现了清晰的规划与稳健的步伐。

现状解析:厘清学校数智课程建设的基础与思路。校本科督导第六组组长樊秀峰副教授进一步介绍了学校数智课程的整体建设情况:目前全校已建成60余门数智课程,并引入了超星、智慧树等多个智能教学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工具选择。她特别强调,数智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融合而非依附,鼓励教师将AI等数智技术与个人的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大纲深度融合,形成不可替代的教学特色,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迷失教学本位。

集思广益:师生共议数智课程建设的内涵与挑战。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及平台负责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就数智课程建设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教师视角:与会教师普遍认为数智课程建设需超越形式、深入内核,实现从教学理念到评价模式的全方位重构。其中,罗敏教授认为数智课程应超越“板书变PPT”,倡导引入动画等元素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葛樊亮副教授提出了利用技术强化课前课后学习环节,并关心相应的教师激励政策;邹亚锋校聘教授创新性地在《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中融入DeepSeek、腾讯元宝等大模型进行数据复现与对比,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生期待:学生代表肯定了数智课程在习题发布与提交上的便捷性,并期待未来能融入更多大模型技术,以支持更高效的线上自主学习。督导关切:督导组各位老师从保障教学质量与促进师生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对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实效性与育人本质提出了系列关键关切。其中,许章华教授从教学实效与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建议,强调数智课程的建设应同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师生负担的减轻”。平台支持:超星与智慧树平台负责人随后介绍了各自平台在支持数智课程建设方面的特色与优势。

总结展望:确立数智课程建设的战略方向与核心要求。会议最后,校本科督导第六组林荣文教授作总结发言,系统梳理了调研成果,并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价值引领”五个核心维度,为未来数智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与具体要求。本次会议通过深入的思想碰撞与深度交流,进一步廓清了发展思路,凝聚了行动共识,为未来数智课程建设的战略路径规划与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微信公众号

   © 202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