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奋斗书写华章。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通向伟大梦想的进步阶梯。面对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伟大时代,我们要紧跟党的前进步伐,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气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推进事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设专章论述国家安全问题,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为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我院宣传工作团队继续砥砺前行、锐意创新,将焦点对准学院杰出的科研团队。我们致力于挖掘和呈现环安教师们的奉献故事和科创精神,用他们的奋斗历程和卓越成就,进一步激发师生们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努力营造一种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学院氛围,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学院这片热土上发光发热,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我院正有这样一支出色的安全技术与工程系科研团队:由郭进教授、王金贵副教授以及张苏副教授组成的爆炸科学与技术团队。该团队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指引下,着眼于爆炸领域的重大需求,致力于火灾爆炸机理及防护、化工园区风险评估及预警等领域的研究。他们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与渴望,勇攀科学高峰,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怀揣着对学子成长的深沉关爱与期待,深耕教育沃土,默默奉献智慧与热情,用知识的力量点亮学生的人生之路,用无私的奉献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团队成员介绍
郭进,教授,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任教,福建省安全生产专家,福建省公安厅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专家,主要从事掺氢燃料燃烧及窑炉节能减排技术、气体及粉尘爆炸机理及爆炸防护技术、爆炸性能检测及防爆产品开发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各类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曾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二),发明专利六件。
王金贵,博士,硕士生导师,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环资系主任,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安全评价师,福建省安全生产专家,福建省应急管理专家,福建省消防协会专家,福建省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安全与应急管理、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等。截止目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SCI、ET收录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件,获2022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目前主持福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贵重仪器开放测试基金等数项科研项目。
张苏,博士,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福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安全管理与行为安全、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水分侵蚀下煤岩自振频率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等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三件。
敢为人先 开拓创新
意外爆炸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对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存在严重威胁。如矿山中涉及的瓦斯爆炸、营业场所的爆炸、化工生产中的爆炸、轻工业生产中的爆炸等。在爆炸事故的研究、预防和管控道路上,该研究团队正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
近年来,郭进教授、王金贵副教授和张苏副教授领衔的爆炸科学与技术团队秉持着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注重传播安全科学知识,为企业领导、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培训,为保障安全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初心和使命,依托于火灾爆炸安全与防护研究中心,在工业爆炸控制方法及技术,爆炸灾害效应评估与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涉及粉尘、气体、液体燃料蒸气燃爆,防爆产品设计、开发及性能优化,化工园区安全规划、风险评估及预警等应用。该团队以爆炸发生的原因、爆炸导致的后果、爆炸事故的预防为主线,针对预防爆炸事故发生、减轻爆炸灾害后果进行系统研究,与企业、政府部门合作开展技术开发项目,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该团队不断在科研征程中攻坚克难,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技术开发项目12项,累计科研经费600余万元。近三年,该团队共申请专利8项,完成技术开发项目9个,发表论文35篇。
同时,该团队还注重参与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技术进展,激发创新灵感。近年来,团队教师参加学术会议5人次,学生参加学术会议3人次,并进行学术报告。其中,教师团队受邀参与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国际会议,就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及相关领域新理念、方法、技术及进展进行报告和交流。郭进教授在“电亮八闽·科技保安”学术论坛上围绕重大安全科学问题、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网侧套管爆炸机理、电力网络安全防护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就电力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展开研讨和交流。郭进教授作为分会主持人参加了由合肥工业大学主办的“氢火灾爆炸及安全标准国际会议”。王金贵副教授参加国际氢安全科学与工程会议、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国际会议等。张苏副教授予2023年11月在北京参加了第六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研讨会。
同时,团队在获奖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王金贵副教授凭借其在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了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郭进教授也凭借其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表现,荣获了安徽省科学进步奖三等奖。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展现了教师团队在科技创新和科研实力方面的卓越水平。
坚守初心、教书育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爆炸科学与技术团队的教授们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勇担教书育人使命,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春风化雨,诲人不倦。
近年来团队承担了5至6门的本科教学课程《工业通风与防尘》、《电气安全工程》、《化工安全》等,及3门研究生教学课程《火灾与爆炸学》、《风险性预测与控制》、《安全监测监控》,负责的SRTP(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共3组。
两年间,教师团队共指导研究生近50人,教师在指导研究生时总是鼓励学生要多打磨多锻炼,打造一个良好的心态,“每当我遇到难题向老师请教时,他总是会耐心地为我解惑直到我顺利地解决问题。老师还教导我‘搞科研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团队的研究生这样说。教师团队在两年间发表核心教改论文5篇,始终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缜密思维,在工作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各方面能力。
对于本科生的培养,王金贵副教授十分鼓励学生在本科就读期间多参与科研项目,多实践、多思考,逐步进行自己的人生规划,为下一步的发展做一些偏重性的准备。张苏老师则立足女性视角,勉励女同学们要努力学习,以自身的发展经历鼓励女同学们做好职业规划。郭进教授曾在专业宣讲会上从当前国家发展形势出发勉励同学们要勇攀科研高峰,要打好学习基础,为未来的就业和读研提前做好准备,在谈及教学方面时郭进教授回答:“作为一名老师,要有耐心,更要有爱心,将学生真真切切的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培养。”在不同的培养层次方面,郭进教授认为本科生应着重拓宽自己,研究生应该静下心来潜心钻研,除了重视学业方面,也需要顾及学生的健康和身心发展。郭进教授在采访中说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也要不停的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这是快乐的”。老师们用知识的璀璨光芒,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用立人为本的崇高理念,精心雕琢学生未来的灵魂。教书育人,他们是教育事业真正的英雄!
知行合一 敢于奉献
科研团队的老师们不仅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更有着对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信仰和追求。他们积极投身公共服务活动,深入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奠基社会进步的基石,承载着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任。
团队成员郭进教授作为福建省安委会安全生产专家及民用爆炸物品安全专家,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指导工作,曾先后去过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和众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企业培训。团队成员王金贵副教授受邀参与新罗区交通运输局举办的全区道路运输企业培训会,采用专家授课和现场观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道路运输企业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他的授课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指导,让参会人员受益匪浅,进一步加强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意识,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团队成员王金贵副教授还参与了中铜东南铜业有限公司硫酸泄漏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演练,此次演练不仅为其他地区和部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还促进了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通过加强应急演练和准备,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团队成员张苏副教授、参与2023年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文化建设项目、在研2024年国网福建营销服务中心安全文化建设项目、参加浙江地区7家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在公共服务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为安全技术与工程系的老师和同学树立了榜样。
在这波澜壮阔的征程中,该团队老师们始终秉持着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爆炸机理研究、事故预防和管控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坚守初心,致力于教书育人,将安全刻在学生心中,强化学生安全责任,为国家的未来安全事业的发展培养栋梁之才;敢于奉献,将个人的力量融入集体的事业,用行动阻止事故的发生,为保障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贡献力量。老师们的崇高品质,让我们深感震撼与动容。作为环安学子,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各位老师表达我们由衷的敬意与感激。我们将铭记老师的教诲,努力汲取他们的优秀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力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深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落在我们的肩上,因此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字: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图片: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编辑:范姝琪
一审:廖烨檬 王淏 杨新如 黄宝娇
二审:文鸿莹
三审: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