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首 页 > 2022首页 >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福州大学国际膜技术会议

日期:2018-12-05 发布人: 浏览量:

福 州 大 学 国 际 膜 技 术 会 议

会议指南

F:\107实验室\2018膜产业发展峰会\1966BD33A8311CFB0172571B6EF9F652.png

 

主办单位:福州大学

承办单位: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0181210-12日,中国福州

December10-12, 2018, Fuzhou, China

 

 

大会有关说明

1 主办和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福州大学

承办单位: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会议注意事项

1)报到、用餐

1210日:13:00-23:00报到,地点:永嘉天地亚朵酒店

18:00-20:00 晚宴,地点:永嘉天地春秋大酒楼

1211日:07:00-08:00早餐,地点:永嘉天地亚朵酒店

12:00-12:50 中餐,地点:福大北门教工餐厅

12:50-14:00午休;12:50于教工餐厅一楼乘车前往酒店

18:00-20:00 晚宴,地点:永嘉天地春秋大酒楼

1212日:07:00-08:00 早餐,地点:永嘉天地亚朵酒店

12:00-12:50 中餐,地点:福大北门教工餐厅

2)住永嘉天地亚朵酒店的嘉宾,在酒店门口集合、乘车前往会场

1211日:08:0014:001212日:08:00

3)会议地点

1211日上午:科技园阳光楼一楼报告厅

1211日下午:科技园阳光楼二楼会议厅

1212日上午:科技园阳光楼二楼会议厅

3 会务组联系方式

盖庆春:电话:18805008600  邮箱:qcge2015@fzu.edu.cn

谢桂华:电话:13107678168(会务)邮箱:1018192294@qq.com

董新飞:电话:15659692593(报到)邮箱:1107079615@qq.com

李    平:电话:13075846785(报到)邮箱:848891918@qq.com

彭亚鹏:电话:13400558755(用车、餐饮)

李    响:电话:13950202220

黄永斌:电话:13850100299

4交通指南

1)火车站到福州永嘉天地亚朵酒店

福州火车站

    乘坐55路公交车至博士后购物广场站下车(全程约90分钟)。

    出租车费用:约60元(全程约40分钟)。

福州火车南站

    乘坐124路公交车至金牛山公园站下车,同站换乘168/528/506公交车至余盛永辉公交站下车(全程约100分钟)。

    出租车费用:约75元(全程约40分钟)。

2)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到福州永嘉天地亚朵酒店

    空港快线大学城专线,至上街大学城永辉超市下车(全程约80分钟)。

    出租车费用:约190元(约1小时)。

3)亚朵酒店、福大教工餐厅以及科技园阳光楼大致位置

 

D:\用户目录\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284372240\Image\C2C\L]60$)$CRM%K~5E{~CH`H0G.jpg

二.会议日程

20181211日(星期二)

地点: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科技园阳光楼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08:00

福州永嘉天地亚朵酒店门口集合乘车

08:30-09:10

开幕式

(领导致辞、嘉宾介绍、合影)

邱挺

时间

汇报人

汇报主题

主持人

09:10-09:50

钟台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

Emerging R&D on Membrane Technology for Water Reuse and Seawater  Desalination

邱挺

09:50-10:10

吕幸江

(台湾长庚大学)

高分子/氧化石墨烯纳米复材用于

能源元件及分离技术

10:10-10:30

沈江南

(浙江工业大学)

Novel Homogeneous Ion-exchange Membranes with Superior Mono-/Bi-valent  Anion Separation Performance for Electrodialysis Applications

10:30-10:50

茶歇

10:50-11:10

张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离子交换膜

在废水资源化过程中的应用

盖庆春

11:10-11:30

郑煜铭(中科院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

柔性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与催化性能研究

11:30-11:50

吕嫣

(东华大学)

Bio-inspiredcomposite membranes for versatile nanofiltration

12:00-12:50

自助午餐(福大北门教工餐厅)

12:50-14:00

12:50于教工餐厅一楼乘车前往酒店,午休

14:00

福州永嘉天地亚朵酒店门口集合乘车前往会场

14:30-14:50

董正军(厦门嘉戎股份有限公司)

膜分离技术在大型垃圾渗滤液项目上的应用案例分享

郑煜铭

14:50-15:10

李屹(苏州信望膜

股份有限公司)

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5:10-15:30

张凯松(中科院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流态优化

与节能降耗

15:30-15:50

茶歇

15:50-16:10

傅风江(新加坡BlueOceanMemtechPte Ltd

工业化膜设备是膜产业化

的必要条件

李培

 

16:10-16:30

王鹏(美国纳尔科水务公司)

浅谈不同工业水处理

16:30-16:50

周政忠

(常州大学)

膜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16:50-17:30

参观实验室、测试中心

18:00-20:00

晚宴(永嘉天地春秋大酒楼)

20181212日(星期三)

地点: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科技园阳光楼

时间

内容

08:00

永嘉天地亚朵酒店门口集合乘车

时间

汇报人

汇报主题

主持人

08:30-08:50

王艳

(华中科技大学)

聚酰胺超薄复合膜的改性

和微观结构调控

李屹

08:50-09:10

孙世鹏

(南京工业大学)

高分子纳滤膜结构性能调控

09:10-09:30

蒋兰英

(中南大学)

膜蒸馏处理冶金废酸:润湿现象探讨

09:30-09:50

Cher Hon Lau(刘哲宏)University of Edinburgh

Carbon capture with plastic waste

09:50-10:10

茶歇

10:10-10:30

Yong Waifen(杨慧芬)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

Development of Polymers of Intrinsic Microporosity Membranes for CO2  capture

林久养

10:30-10:50

李培

(北京化工大学)

凝胶-相转换法制备无大孔缺陷的PMDA-MDA有机溶剂纳滤膜

10:50-11:10

张文华(苏州大学)

一个金属有机框架

的多重晶态转化化学

11:10-11:30

总结致辞,大会闭幕

12:00-12:50

自助午餐(福大北门教工餐厅)

12:50

于教工餐厅一楼乘车前往酒店

20181212日(星期三)下午,专家返程


嘉宾介绍

 

 

Tai-Shung Chung, Prof. Chung is a Provost’s Chair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polymeric membranes. In 2005-2008, he worked as a Senior Consultant for Hyflux, led and built its membrane research team. He became a Fellow in th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ingapore in 2012 and received IChemE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UK) Underwood Medal for exceptional research in separations and Singapore President’s Technology Award in 2015. He was a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y the Elsevier and Shanghai Global Ranking in 2016 and received Distinction Award in Water Reuse and Conservation from International Desalination Association (IDA) in 2016. He is also a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from Clarivate Analytics in 2018. His H-index = 92 (Scopus) or 107 (Google Scholar); Number of citations > 33,757 (Scopus) and > 43,505 (Google Scholar) (Nov 23, 2018).

许振良,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膜科学与工程、集成分离工程、污水治理工程、手性药品分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作为负责人,现承担国家“973”计划子项目、国家“863”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等国家和企业膜技术与工程项目约20项。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膜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功能膜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膜科学和技术》杂志编委,《工业水处理》和《净水技术》编委。目前,已编写了“绿色分离工程”、“膜法水处理技术”、“微滤技术与应用”等书4本,专利10项(专利授权5项),鉴定5项,发表期刊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00多篇,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曹义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连化物所“膜技术组”研究组长。1982年获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同年入大连化物所从事膜技术研究工作;1997年获化学工程博士学位。19871988年作为访问研究员在日本九州大学工作,从事液膜和膜基萃取分离研究;19992001年在新加坡国立材料工程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开展聚酰亚胺分离膜研究。曾任大连膜工程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和兼任天邦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

 

 

吕幸江,台湾长庚大学化工与材料工程系教授及绿色科技中心组长。台湾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曾任职于美国加州半导体公司,于1996年进入台湾长庚大学任教,后担任系主任。吕幸江教授至今发表100多篇SCI论文,并申请三项专利。吕幸江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开发纳米复合材料,并应用于分离、能源以及医疗等领域。

沈江南,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杭州市131人才重点层次,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博士。沈江南教授主要从事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和废水零排放的研究,先后在浙江工业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作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获中国工业协会一等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中石化公司重点专项,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浙江省重大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项目等20余项。近年来在国际期刊Environ. Sci. and Tech., J. Mater. Chem. A, J. Hazard. Mat., J. Member. Sci., Chem. Eng. J.,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 Sep. Pur. Tech. , Ind. Eng. Chem. Res.AIChE,  Scientific report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5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

张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环境资源化与水回用团队负责人,201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8年起在比利时鲁汶大学Bart Van der Bruggen教授课题组从事膜技术分离机理与应用方面的研究,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分别在比利时国立弗拉芒科技研究院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从事膜技术应用于工业污水零排放的研究工作。在企业、高校及研究院先后承担了二十余项来自欧盟(FP7)、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中科院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等纵向项目,以及来自美国陶氏化学、青岛水务集团等企业的科研合作项目。指导建成中试规模的设备六台,申请欧盟专利两项、国内专利十七项(已授权5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IChE Journal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担任《Carbon Resources Conversion》(Elsevier旗下刊物)编委,2018年被美国化学会《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评为年度有影响力青年科学家。研究方向主要为:离子膜的限域传质、膜过程在三废资源回收中的应用,以及膜集成过程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郑煜铭,中科院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导,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全国劳保行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市“双百计划”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入选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博士。研究方向为“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发表SCI论文40多篇,被引1500多次,H指数23;申请专利40多项,授权20余项;研制了纳米纤维PM2.5滤膜及年产100万平方米生产线,开发的防霾口罩入选中国纺织品工业联合会“2017年度纺织十大创新产品”;编制国家和团体标准各1项,央视报道相关工作,获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行业贡献”奖;开发的空气净化器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选用产品”;发展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已工程化应用。

 

吕嫣,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青年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东华大学纺织科创中心。主要从事新型高分子复合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分离和储能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迄今共发表SCI论文19篇(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Adv. Funct.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Membr. Sci.Langmuir等材料及化学领域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篇,共被他人引用3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80余次。

 

董正军,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总经理。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从2003年便开始膜技术的应用研究,曾在中国和德国等多家膜公司工作,主要从事管式膜、平板高压膜等特种分离膜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和制药化工领域的应用开发。

 

李屹,苏州信望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科,硕士,2006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专业。2006-2010年任职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1年升任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膜科学和技术前沿领域研究。2010年通过人才引进归国创办苏州信望膜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空纤维膜及相关组件、设备和集成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将先进膜分离过滤技术创新应用到制药、食品、化工、环保水处理等众多领域。

 

 

 

张凯松,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膜材料与技术研究组组长。青岛海洋大学本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牛津大学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膜材料制备与中试、膜技术集成应用、膜污染过程与控制技术、耐污染膜生物反应器和功能膜材料等。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Water Research,AIChE J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50多篇。

傅风江,新加坡BlueOceanMemtechPte Ltd首席执行官。2008-2011年,新加坡凯发水务高级设计师;2011-201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系副研究员;2015-至今,新加坡BlueOceanMemtechPte Ltd公司负责人。

王鹏,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现任美国纳尔科水务区域技术总顾问,负责新加坡马来西亚地区水务咨询顾问业务。就职纳尔科之前,王鹏任职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负责通用电气RO/NF膜的研发测试以及小型水务技术公司的技术评估等综合性工作。

周政忠,常州大学副教授。200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取得化工学士学位;201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麻省理工学术联盟-化学与医药工程系, 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手性药物的膜分离研究。毕业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研究正渗透膜在海水脱盐,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方向包括手性膜分离、正渗透膜、MBR膜污水处理技术,以及有机固废高值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开发与集成,迄今发表了一/二区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王艳,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特聘专家。09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与分子生物工程系担任研究员,13年初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教授,并入选中组部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14年入选湖北省特聘专家。致力于膜分离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渗透汽化分离、正渗透/反渗透/纳滤、正渗透汲取液的研制、膜的抗污染性能等。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被引用1300余次,申请国际和中国专利19项(授权6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多次担任分会主席并做邀请报告。目前担任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CHERD)和《膜科学与技术》的期刊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通讯评审人。担任第一届中国膜学会和湖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的常务理事、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和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孙世鹏,南京工业大学教授2007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双学士学位,2012年获新加坡-麻省理工学术联盟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5年回国,加入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荣获“新加坡青年化学工程师奖”(2012)、“陈嘉庚青年发明家奖”(2015)、“新加坡工程师协会杰出贡献奖”(2010)。主持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加坡国家科研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项目。申请16项专利,其中6项已获授权,11项专利转让给3家公司进行产业化,其中1家为新加坡上市公司。在AICHE J., Environ. Sci. & Technol., J. Membr. Sci.,等化工、环境、膜分离领域一流期刊发表论文28篇。担任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第一届青年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

 

蒋兰英,中南大学教授、博导。2006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博士学位。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以研究内容及成果申请美国发明专利3项、新加坡专利1项和中国专利4项,在国际权威和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Cher Hon Lau, Dr. Cher Hon (Sam) Lau is a Chancellor’s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His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cale-up production of microporous material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various polymer matrices, and polymer membranes for liquid separations.  Prior his appointment at UoE, he spent 5 years at the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CSIRO), Australia 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subsequently as a research scientist.  At CSIRO, he discovered the world’s first anti-aging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s and solvent purifications. His anti-aging membrane research is also the cornerstone of membrane research and commercialization efforts in CSIRO. He also co-led several industrial projects working on gas separation and capture using porous frameworks, scale-up production of porous nanoparticles, and membrane separations.  He received his Ph. D. degree from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in 2012.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30 papers and 5 patents on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igh impact journals.

 

 

 

 

Yong Waifen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 Assistant Professor. 2002-2006: Bachelor Degree (Chemical Engineering with First Class Honours),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Malaysia. 2006–2010: Senior R&D Engineer, Carsem Technology Centre, Carsem (M) SdnBhd, Malaysia. 2010-2014: Ph. D Degree, (Chem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2014-2017: Research Fellow,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2017: Visiting Scholar, Department of Inorganic Chemistry, TechnischeUniversität Dresden, Germany. 2017: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 Malaysia. Awards:Oct 2016:Green Talents Award-International Forum for High Potentials in SustainableDevelopment, 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MBF), Germany.Jun 2016:Emerging Polymer Technologies Summit (EPTS) Travel Grant Award, The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Research Network and CSIRO, Australia.May 2014:NorthAmerican Membrane Society (NAMS) Elias Klein Travel Award, USA.Mar 2010:2nd runner up i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convention, Carsem (M) SdnBhd, Malaysia.Dec 2009:General Manager (GM) Award, Carsem (M) SdnBhd, Malaysia.Oct 2009:Carat Award in Technical Symposium, Carsem (M) SdnBhd, Malaysia.

李培,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科,硕士,2010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托莱多大学。2010-2013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研究重点是与水处理、新能源和有机溶剂分离体系相关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膜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中空纤维聚合物膜制备、离子液体合成与应用、有机合成。在十余年的膜研究过程中,于渗透汽化膜、气体分离膜、水处理膜、有机溶剂纳滤膜、中空纤维膜制备,中空纤维膜组件、板框式膜组件的制备上积累了大量经验。目前任Polymer Science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il, gas, and Coal Engineering的编委会成员,也是Processes journalGuest Editor。已发表40余篇SCI论文,8篇国际会议论文,6篇国内核心期刊文章并被引用1000余次,同时申请国际专利1项,中国专利1项。

张文华,苏州大学副教授。2003年苏州大学本科,2008年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20087月至20115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20115月至20142月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展开独立研究。20124-20139月参与亚洲聚氨酯制造厂私人有限公司的A*STAR T-UP项目。20142月加入苏州大学,职位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国际化学期刊如Angew. Chem. Int. Ed., Coord. Chem. Rev., Inorg. Chem., Organometallics, Cryst.Growth.Des.,Dalton Trans., CrystEngComm等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多篇。2009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微信公众号

   © 202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