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 页 > 2022首页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牢记宣传使命,传播时代强音 || 第22个中国记者节,我们开班啦!

日期:2021-11-11 发布人: 浏览量: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新闻宣传工作质量,促进新闻宣传骨干勤学习、多锻炼,学院于2021年11月08日第22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组织了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第四期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第一讲。

本次活动于嘉锡楼211报告厅举行,莅临本次仪式的嘉宾为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许志铭副教授,出席本次仪式的学院领导有院党委刘朝晖副书记、院团委文鸿莹副书记。参加此次培训班的还有来自院学生会各部门、各班级的宣传骨干共计五十余人。

01 宣传骨干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伊始,主持人上台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及嘉宾,同时宣布本次开班仪式正式开始。

随后学院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代表、院研会执行主席叶圣琳同学上台发言,她总结了自己在学院学校从事新闻宣传工作4年以来的成长和心得,并与学员们进行分享。

一、要把握学习机会,寻找宣传初心。圣琳同学表示,作为学院第一期宣传骨干培训班的成员之一,她仍然记得当时校党委宣传部葛海霞老师的《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校园新闻》讲座内容,激发了她从事宣传工作的初心,由此她带着做更好的原创作品,注重作品思想、内容,发出最响亮的校园声音这个想法一路在宣传道路上小步前进。她建议学员们把握此次的学习机会,领悟每位老师传达的思想理念,不断修正自己的对宣传工作的认识,寻找自己的宣传初心。

二、要对标“四力”,夯实宣传工作基本功。好风凭借力,宣传凭四力。“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对当代记者的要求——“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在我们校园新闻的宣传工作中,对标习总书记的四力要求,即需要增强各位宣传骨干的实践力、发现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又需要勤加实践和思考、精进我们的宣传技能。

三、要化被动为主动,打造环安品牌特色。作为学生宣传工作者,往往前期的工作都是由老师引路,学生更多是被动输出。但在积累一定实践经验后,大家应该主动创新思路,积极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输出。以学生视角讲述环安故事,宣传报道学院最新动态、挖掘学院中的温暖与感动。

“铮铮誓言表初心,拳拳承诺共前行”。开班仪式上,我院辅导员黄宝娇老师带领在场新闻宣传骨干们庄严宣誓,同学们慷慨激昂,气势磅礴,尽显对新闻工作的热忱与决心!

“讲好环安故事,弘扬生态文明”。我院刘朝晖副书记对我院过去一年的学院宣传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第四期新闻宣传骨干们提出三点期望:

一、坚持理想信念,牢记宣传工作使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新时代背景下完成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工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工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工夫。

二、夯实宣传基础,提升宣传工作素养。宣传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扎实的文化功底,这要求我们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难成大器。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更要有“挤”和“钻”的精神,拿出韧劲,从自身做起,做学习的爱好者、生活的有心人,以求真思想和良好素养传播正能量,讲好环安故事。

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服务意识。宣传工作要把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习总书记提到:“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新时代迫切要求我们服务广大师生,创造出更多体现时代特色、校园特色的作品,提高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02 宣传骨干班培训第一讲

“牢记初心使命,全面提升自我”,开班仪式结束后,由校党委宣传部许志铭副教授为培训班学员带来宣传骨干培训开班第一讲。

许老师从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提出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要怎么做等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进行生动叙述讲解,所涉及知识点丰富,令在场学员受益匪浅。

许老师强调,新闻宣传骨干是学生团体中的尖兵,是传播时代思想的先锋,但要进一步提升自我,需要领悟三点内容:

一、要清楚所谓何来,所去何方。做好宣传工作,要求我们明晰定位,锁定目标,只有进一步了解,才能掌握绝对的发言权,才能做到最真实有效的传播和报道。

二、要习惯多想办法,先干一步。做好宣传工作,要求我们具有主观能动性,要培养创新思维,要磨炼超前意识,只有走在前头,才能掌握时事动态。

三、要学会共赢共享,大公有私。做好宣传工作,要求我们珍惜成果,成果共享固然重要,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促进发展和提高,所谓“大公有私”并非字面意思,而是指新闻工作者要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新闻素材,要严谨对待,做到不轻易泄露。

微信图片_20211111144043


微信图片_20211111144155


微信图片_20211111144312


微信图片_20211111144131

文:孙宁 邓水权  图:邓水权 杨德峰  核:文鸿莹 廖烨檬 黄宝娇



微信公众号

   © 202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