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引领下,为深化心理育人工程、践行三全育人使命,3月29日晚,由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联合打造的"心弦共振·青春'剧'焦"心理情景剧大赛在铜盘校区科报厅A顺利举办。大赛特邀福州大学心理中心专职教师、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许世梅老师、环安学院团委副书记廖烨檬老师、辅导员黄甜恬老师、电气学院辅导员何慧老师、数统学院团委副书记沈成平老师组成专家评审团,共同为参赛作品把脉指导。
作为五育并举的创新实践载体,赛事以"艺术疗愈"为切口,通过青年演青年、青年解青年的沉浸式表达,构建起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第三课堂"。参赛作品将个体困惑升华为群体共鸣,生动诠释了"心理问题可解、成长阵痛可愈"的核心命题,为构建全员心理教育共同体提供鲜活范本。
环安学院两支代表队立足当代大学生,以“成长痛”为叙事主线,将大数据时代下的群体心理症候凝练为戏剧符号。作品精准捕捉“同辈压力感知偏差”“小镇青年文化适应”等当代大学生高频心理议题,通过宿舍矛盾、学业焦虑、社交恐惧等真实场景复现,构建起“问题呈现-冲突爆发-朋辈干预-认知重建”的完整疗愈链。当舞台灯光亮起,观众不仅看到角色的困境,更在沉浸式观演中完成了一次集体心理疗愈。
参赛作品
《感谢有你们》
环安学院的同学们以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名叫小涛的故事。小涛刚进入大学时内向敏感,在运动场上遭遇挫折,面对各种焦虑情绪。然而,在学姐的指点和室友的开导下,他逐渐敞开心扉,接纳了真实的自己。这个故事展现了大学新生如何在困境中找到方向,实现自我成长。
《开始绽放光芒的我们》
另一部作品《开始绽放光芒的我们》则以迷茫与舒缓为主题,讲述了两位从小镇考入大学的学生的故事。他们在大学中因他人的闪光点而感到迷茫,但最终在室友的帮助下,通过自我努力,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芒。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大学新生在面对新环境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在困境中找到自我价值。
评委点评
许世梅副教授作为特邀评委,高度评价参赛作品:"同学们用戏剧语言破解心理密码,既有《感谢有你们》中'运动受挫'引发的自我认知重建,也有《开始绽放光芒的我们》通过'萤火虫'意象解构群体焦虑,这种艺术化表达比传统说教更具穿透力。"她特别指出,情景剧中设置的朋辈互助、师生对话等场景,生动展现了校园心理支持网络的运行机制。其他评委一致认为,作品真实还原了"寝室夜谈""学业焦虑"等生活化场景,将专业心理疗法转化为青年话语,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创新范本。
颁奖仪式
经过评委们的严格评审,本次大赛的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环安学院的两部作品《感谢有你们》和《开始绽放光芒的我们》均荣获三等奖。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参赛同学们努力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鼓励。
The End
本次心理情景剧大赛以"戏剧疗愈"为内核,搭建起情绪共鸣与认知重构的双向通道。同学们通过角色代入实现情感投射,在剧本冲突中直面成长阵痛,在剧情发展中见证心理弹性重建。这种"沉浸式自我对话"不仅消解了心理议题的污名化,更以集体共鸣激活了朋辈支持的力量。愿每一位青年都能从舞台照见现实,在未来的挑战中学会与焦虑共处、与自我和解——当你们勇敢破茧时,请记得:无论是学业压力的迷雾、人际交往的困局,还是对未来的惶惑,总有师友的灯火为你点亮,每一次主动求助都是光芒绽放的开始。



文字:洪思娜 吴欣悦
图片:吴敏儒
编辑:李清波
一审:杨新如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