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三月,文脉流芳。3月16日,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青马班学员走进福州市博物馆“闽台同源”主题特展,在历史与当下的交汇处,探寻“何以中国”的文化密码,体悟“山河一统”的文明根性。
博物馆内六大展区各具特色、亮点纷呈,蕴藏其中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艺术魅力,强烈吸引着学员的目光,漫步其间,专注地研读着博物馆藏品的介绍说明,并不时与身旁同伴交流探讨,分享个人见解与感悟。
当唐代陶灶的通风设计与现代节能理念跨越时空对话,学员们顿悟《诗经》中“伐柯伐柯,其则不远”的深意——文明传承之道,正是古今智慧的相映成辉;当看到宋代水密隔舱福船模型,郑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壮语犹在学员们的耳畔;当凝视展柜中泛黄的海图,学员们从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不作闭门天子”的胸襟,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肝胆,触摸到梁启超笔下“海疆文明”的搏动脉搏。
此番文化寻根,不仅是历史的回溯,更是未来的奠基。年轻的手掌抚过千年文明的年轮,学员们读懂的不只是器物上的纹饰,更是中华文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永恒生机。正如展墙结语引用的《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环安青年,正以文化自觉谱写民族复兴的隽永篇章。


文字:吴雪冰
图片:吴雪冰
编辑:刘诗嘉
一审:杨新如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