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学术讲座||华南农业大学刘承帅研究员:土壤氧化铁结构活性耦合重金属行为机制

日期:2024-12-15 发布人: 浏览量:

学术讲座

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宽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素养及研究能力。11月22日,我院荣幸邀请到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刘承帅研究员莅临我校作《土壤氧化铁结构活性耦合重金属行为机制》学术报告,讲座于嘉锡楼211中冠厅开展,由毕进红副院长主持。

讲座内容

刘承帅研究员从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初步应用这三个方面出发,介绍了铁氧化物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强烈影响及其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上的应用前景,并分享了其团队在该领域的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讲座针对“Fe(Ⅱ)驱动磁铁矿晶相重组中不同结构位Fe原子交换,给大家展示了磁铁矿两种结构位上的铁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如溶解性、结构位优先取代、电子转移能力,回答了“Fe(II)与磁铁矿的原子交换在不同的结构位上是否具有优先选择性化学计量比对磁铁矿重结晶过程存在什么影响这两个问题。

针对“铁氧化物不同晶面反应活性是否存在差异”的问题,刘承帅研究员讲解了其研究团队通过合成两种单一晶面纳米赤铁矿,发现赤铁矿{012}晶面比{001}晶面具有更多的不饱和配位Fe离子,可以为Fe(II)离子吸附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因此具有更强的反应活性。

此外,刘承帅研究员还介绍了天然含砷矿物“臭葱石”在Fe(Ⅱ)驱动下的反应活性,发现该种矿物可转变为副砷铁矿和水铁矿类似物,并且随着Fe(Ⅱ)浓度的增加,次生矿物的形成速度逐渐增加并发生As(III)的氧化作用。刘承帅研究员深入浅出地讲解方式让师生们对土壤氧化铁矿物结构转化耦合重金属行为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结语

本次学术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与思想碰撞中圆满落幕,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我院的学术氛围,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与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为我院学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此次讲座不仅让与会师生对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术兴趣与研究热情。同时,刘承帅研究员的分享也为他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

嘉宾介绍

刘承帅,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科院高层次引进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水、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层次)。主要从事表层地球系统金属元素境行为及调控、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点、中科院前沿重点等项目30余项。发表SCl收录论文200余篇,他引7000多次,高引指数47;申请发明专利66件,已授权31(转让5);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其他省部级科学技术等奖5项。

文字:陈宇晴

图片:潘婷

编辑:陈振东

一审:夏亚飞

二审:毕进红

三审:刘朝晖


微信公众号

   © 202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