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虽至,警钟长鸣!共赴国防法律知识之约!当今世界,虽无大规模战火纷飞,但国际形势波谲云诡,暗流涌动。国防安全,作为国家发展的坚实后盾,时刻提醒着我们:居安思危,方能长治久安。每一部国防法律条文,每一项兵役制度规定,都是捍卫国家主权、守护人民安宁的有力武器。我们有幸聆听专家开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三部法律的解读》专题讲座。让我们一同聆听法律之声,领悟国防要义,从法律条文中汲取守护家国的磅礴力量!
25级安全工程 林琦桐
作为福州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怀着崇敬与求知的心情观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三部法律的解读》专题讲座,让我对国防相关法律有了更深刻且独特的认识。
国防法作为国防领域的基本法,明确了国防的地位、原则和基本制度,它所构建的国防安全保障体系,正是国家对人民守护的体现,让我深刻明白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兵役法规定了公民的兵役义务,参军报国是公民的光荣职责。当了解到无数军人依法履行兵役义务,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与热血时,我对军人的奉献精神充满崇高敬意。这激励着我充实自我,向军人学习,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国防教育法强调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能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在福大的校园里,国防教育为我们指明了守护国家的方向,让我们的志向与国家的国防事业紧密相连。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国防法律体系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新时代福大学子,我们要认真学习国防法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共同在校园里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良好氛围,让福大的青春力量与国防事业同频共振。
23级环境工程曾思洁
李科和支振锋老师对《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的深入解读,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与国防教育课。我最大的心得是:建设强大国防,不仅需要钢铁长城,更需要法治的基石。
过去,我对国防的理解多停留在军事层面。而这堂课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国防事业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这三部法律共同构成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屏障。《国防法》作为基本法,确立了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兵役法》保障了军队兵员的来源与质量,明确了公民依法服兵役的神圣义务和光荣职责;《国防教育法》则从根源上抓起,旨在全社会树立公民的国防观念,这既是“软实力”,更是“硬要求”。
其中,“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这一条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不仅是法律条文,更是一种国家召唤和时代责任。解读让我明白,履行国防义务有多种形式,无论是现役、预备役,还是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支持国防建设,都是在为国家安全做贡献。
这堂课极大地增强了我的法律意识和国家意识。我认识到,守法本身就是爱国的体现,而深入了解这些法律,更能让我们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成为国家安全的捍卫者。
24级环境工程 郑祎卉
在2025年国防教育月活动中,我观看了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三部法律解读》的专题讲座,李科、支振锋两位老师的解读让我对国防法律体系有了深刻认知,更感受到法律背后沉甸甸的国防责任。
国防法是国防建设的“总章程”,它明确了国家国防的基本方针、原则,界定了各主体在国防中的权利与义务。这让我明白,国防不是某一群体的事,而是全体公民共同的责任,从国家机构到普通民众,都在国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兵役法是保障军队兵员补充、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法律。它规范了兵役制度,激励着适龄青年投身军营。听着老师的解读,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军人保家卫国的身影,正是兵役法的刚性保障,让军队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筑起了国防的钢铁长城。
国防教育法则为我们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提供了法律依据。它让国防教育走进校园、走进社会,使我们能系统地学习国防历史、军事知识,在心中种下爱国强军的种子。
这三部法律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国防建设的法律基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法律,更要将法律精神内化为行动自觉。我们要主动学习国防知识,关心国防动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国防责任,比如积极参与国防教育活动、传播国防正能量。
此次观影让我深刻认识到,国防法律是国防力量的“法治铠甲”,而我们每个公民都是这铠甲上的一块“鳞片”。只有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才能让国防法律真正落地生根,才能凝聚起全民国防的磅礴力量,守护好我们的国家,创造更安全、更美好的未来。
25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戴振豪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解读课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国防”二字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知。
《国防法》让我懂得,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屏障,从国防职权划分到武装力量建设,每一条款都彰显着国防建设的系统性与严肃性。这让我明白,国防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维护国防安全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兵役法》中关于公民兵役义务的规定,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征兵政策,让我对“参军报国”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原来,履行兵役义务可以如此贴近我们的成长轨迹,大学生参军不仅是奉献国家,更是在军营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的宝贵机会,这让我对军旅生涯充满敬意与向往。
《国防教育法》则强调了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即将进入大学的青年,我们是国防教育的核心群体之一,应当主动学习国防知识,参与国防实践活动,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守护国防的实际行动。
展望大学生活,我将主动关注国防动态,学习军事知识,积极参与校园国防教育活动。若有机会,也会认真考虑参军入伍,以青春之我,担国防之责,为筑牢祖国的国防长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防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防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这三部法律为指引,厚植国防情怀,勇担时代使命,让青春在守护家国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2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洪思娜
在全民国防教育月的号召下,我观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 三部法律的解读》,我深刻认识到国防不仅是军事层面的概念,更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这三部法律构成了中国国防事业的坚实法治基础,体现了国家从制度层面保障国防现代化的战略智慧。
《国防法》作为基本法律,确立了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展现了国家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兵役法》规范了公民服兵役的权利义务,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律精神;而《国防教育法》则将国防意识培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彰显了“全民国防”的先进理念,也表明了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也有必要对国防有充分的了解。
最令我深思的是,这三部法律共同构建了一个从制度到实践、从专业力量到全民参与的立体国防体系。它们不仅规范了国防行为,更在塑造国民的国防观念,让每个公民都明白自己在国防体系中的位置和责任。
最终,我意识到强大的国防不仅需要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深厚的全民国防意识。这三部法律就像三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国的国防大厦,为国家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法治保障。作为公民,我们应当认真学习这些法律,将国防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



文字: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图片: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编辑:黄靖纯
一审:李蓉蓉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