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值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40周年之际,福建省创新推出《苟利国家生死以——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积极响应,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师生观看学习,引领青年学子从林则徐的崇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课程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生动的现场讲述和深入的学者解读,全景式展现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人格和爱国情怀。虎门销烟的壮举、开眼看世界的远见、翻译西方著作的开拓精神、以及“以国家为先、以民生为重”的家训故事,让这位历史人物从课本中走出,变得有血有肉、可感可亲。
环安学子深受触动,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畅谈感想,表达传承则徐精神、矢志强国建设的决心。
心得体会
《苟利国家生死以——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通过虎门销烟的历史回顾和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呈现,我深刻体会到林则徐的海防与塞防思想的深远价值。他不仅是民族英雄,更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组织翻译大量西方著作,以开放心态汲取先进知识,这种开拓精神在封闭的晚清时代尤为可贵。作为研究生,我从中感受到学术研究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林则徐“宠辱皆忘”的胸怀,展现了一代伟人的担当与境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继承这种精神,既扎根传统、心怀家国,又具备国际视野,勇于创新,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石义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铿锵誓言,穿越历史长河,依然闪耀着磅礴的精神力量。它深刻诠释了中华儿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崇高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这堂思政课于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它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党员身份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生逢强国伟业的关键时期,更应自觉将“国之大者”置于心间,以民族英雄林则徐为榜样,以国家需要为指引,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今后,我定当以先烈先贤为镜,不断锤炼党性,精进学业本领,做到知行合一。时刻准备着,将青春热血融入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兑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刘思言
在林则徐诞辰240周年之际,我观看了福建省组织的这堂思政课。林则徐后人含泪讲述先辈“以国家为先、以民生为重”的家训故事,让历史有了温度;学者们结合时代背景解析其精神内核,让情怀有了深度;虎门销烟旧址、林则徐纪念馆等实景画面,更让我仿佛亲历了那段风雨飘摇中坚守民族尊严的岁月。从力排众议主持销烟、抗击侵略,到躬身实干兴修水利、改良吏治,林则徐用一生践行了“为国为民”的誓言。如今我们虽远离战火,但民族复兴的征程仍需这份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以林则徐为榜样,今后既要潜心钻研知识、锤炼过硬本领,也要心怀家国、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传承爱国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让先辈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曾思洁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与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高度契合。外交部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践行“外交为民”的理念,正是林则徐爱国精神在新时代的延伸。中国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也体现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远见卓识。国防部强调“深入推进练兵备战,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展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这种强军思想与林则徐的强国御侮精神一脉相承——当年他虎门销烟是捍卫国家利益,今天人民军队建设现代化国防同样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作为研究生,我们可以在学术研究中践行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以全球视野关注国家发展,将个人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这才是我们对林则徐最好的纪念,也是对祖国最有价值的贡献。——吴叶玥
当主持人结合演员的表演,讲述林则徐爱国爱民、鞠躬尽瘁的故事时,我深刻感受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并非遥远的诗句,而是一位先辈用一生践行的誓言。他务实创新的举措、清廉刚正的品格,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光芒。这堂课让我明白,爱国主义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像林则徐那样,在各自岗位上尽责担当,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作为新时代学子,我们更应传承这份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实际行动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爱国篇章,让先辈的精神在岁月长河中永不褪色。 ——郭昕玥
本次“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既是一堂深刻的历史课,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它成功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让跨越两个多世纪的爱国情怀在青年学子心中激荡共鸣。林则徐的信念穿越烽烟,“开眼看世界”的呼唤仍在回响。环安学子立于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他们将把从这堂特殊思政课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潜心问学、勇攀高峰的实际行动,让林则徐精神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文字: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图片: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编辑:吴文烁
一审:杨新如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