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中“强化河湖长制管理”的号召,2025年7月15日,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赤脉承烽,云江绘绿”乡村振兴生态实践队前往龙文区湘桥村开展河湖长制主题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巡河护河、文化传承、创意彩绘、座谈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将专业学习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河湖治理。
实地巡河,服务生态治理
为将河湖保护理念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助力河湖长制工作开展,守护湘桥村水域生态环境,实践队队员沿着湘桥村河岸开展护河行动,清理河岸垃圾并检查排污口标识。蓝田街道办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实施河长制以来,当地加大了河道清淤、岸线整治、污染源治理等工作力度,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河岸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记录文化,传承河湖遗产
为更好地宣传保护河湖文化遗产,实践队在湘桥村九十九湾——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地,开展“河小禹”河湖文化遗产解说短视频拍摄活动。队员们化身“文化使者”,深入了解九十九湾的历史文化内涵,以青春活力的表达方式,用镜头记录这一珍贵的河湖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河湖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新媒体力量架起文化传播桥梁。
创意宣传,凝聚保护合力
在龙文区河湖指挥中心会议室,实践队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河湖布袋彩绘活动。龙文区在读3-6年级的小学生们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发挥想象力和创意才能,在环保布袋上绘制河湖保护主题图案,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童真的艺术创作中。这样的创意宣传活动让孩子们不仅体验了绘画的乐趣,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河湖保护意识,让环保理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深化合作,探索长效机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河湖治理与保护,实践队与龙文区河长办薛晓东、高志忠、黄金凤和陈雅婷等负责人开展深度座谈。会上,龙文区河长办副主任薛晓东详细介绍了龙文区河湖长制工作成效及九十九湾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队员们就“河湖治理保护痛点”“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参与河湖保护”等话题提出见解,双方围绕“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理念达成合作共识。

此次实践队开展的各项护河活动,既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也体现了福州大学积极参与地方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赤脉承烽,云江绘绿”乡村振兴生态实践队将继续以青年人的热情和使命感,投身河湖保护事业,守护河湖文化遗产,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