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

环安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④ || 筑牢安全防线,启航科研新程

日期:2025-09-12 发布人: 浏览量:

切实增强新入学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9月10日下午,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特邀杨健老师为全体研究生新生进行了一场系统、全面的实验室安全入学教育培训。讲座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核心,旨在将安全的种子深植于每一位同学心中,为今后的科研工作保驾护航。

培训伊始,杨健老师便以一个发人深省的真实事故案例切入,瞬间抓住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通过剖析事故背后的直接原因与深层隐患,强调了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回答了“我们为何要如此重视安全”这一核心问题。

一、实验室安全概述:树立整体安全观 杨老师首先从宏观的“实验室安全概述”讲起,阐述了实验室安全涉及的广泛内容及其复杂性。他强调,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需要时刻践行的责任和能力,是开展一切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底线。

二、消防安全:掌握应急自救之本 结合高校实验室因用电、用火不当引发的火灾案例,杨老师详细讲解了火灾类型、灭火器选择与使用、火场疏散与逃生技巧等关键知识。他提醒同学们务必熟悉实验楼消防设施布局与应急通道,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危化品管理:规范操作严守规程 危险化学品管理是环安学院实验室安全的重点。杨老师详细介绍了危化品的分类、储存原则(如不相容物质分库分柜存放)、领用与使用规范,要求同学们必须严格遵守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并进行全过程记录。

四、危废处置:践行环保责任末端 针对实验产生的危险废弃物,杨老师重点讲解了分类收集、暂存、标识与移交处置的规范化流程。他强调,合规处置危废不仅是遵守校规校纪,更是每一位环境人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环保责任。

五、气瓶安全:固定搬运防爆防泄 对于实验室常用的高压气体钢瓶,杨老师通过案例讲解了其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并详细示范了气瓶的固定、减压阀使用、检漏方法以及安全搬运规则,要求同学们务必像对待“炸弹”一样谨慎对待每一个气瓶。

六、实验安全与防护:个体防护重中之重 最后,杨老师聚焦于个人实验操作与防护。他从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选择与佩戴、通风橱的安全使用、到实验结束后的清理与检查,事无巨细地讲解了如何通过规范个人行为构建起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安全防线。

整场培训内容详实、案例生动、警示性强。杨健老师最终将所有讲解内容落脚于福州大学及学院的各项具体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呼吁每一位新同学从踏入实验室的第一天起,就要将“安全”二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学习规章,严格执行制度,履行安全责任,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科研环境。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无小事,未来必将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实验,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让安全为精彩的科研生涯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文字: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2班

图片: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2班

编辑: 田铭鑫

一审:李蓉蓉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




微信公众号

   © 202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