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在晋江楼一楼报告厅内举办“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宣讲活动,各优秀实践团队齐聚一堂,集中展示了团队在乡村振兴、生态治理、红色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这些实践团队以专业为笔、以田野为纸,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基层发展的责任担当。
"赤脉承烽·云江绘绿"乡村振兴生态实践队
通过“生态护水+青春助农”双线实践成果分享,生动讲述了一支青年实践队扎根乡土、以专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幸福河湖”实践板块通过污水净化实验、河小禹主题绘画及环保问答传递生态理念,走进河长办共探护河路径,专访副主任聚焦乡村振兴与河湖治理,研讨农村河道整治、污水管网建设等议题,口社村解说短视频直观呈现护水足迹。
“青春助农”板块展现专业担当,依托校地共建实践基地,团队聚焦口社村亲子戏水点规划,通过考察分析提供文旅开发依据,分享垃圾分类科普、政策解读等助民实践,学院领导带队调研指导,在实践中锤炼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与社会担当。
“从实验室到乡野间,从水质检测到民生服务,我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知识回应乡村需求。”实践队成员在宣讲中表示。此次宣讲不仅是对实践历程的总结,更是一次青春力量的凝聚。
"寻丹霞红脉基因·传绿韵生态薪火"
生态文明研究生实践队
实践队聚焦“巡河治水”,实地巡查新桥乡北溪、大田乡入河排污口,考察污水处理终端运行,检测泰宁溪水质指标;开展“垃圾分类助力生态保护”科普,推动环保意识提升;与新桥乡政府座谈,共商乡村振兴路径。现场照片记录了实践队成员巡河、检测水质、座谈交流等实践场景,生动展现青年学子以专业赋能生态、服务基层的青春担当。
宣讲人陈宇晴以“巡河治水·生态护航”、“红色传承·精神铸魂”、“校地联动·共促振兴”三大实践板块为核心,通过图片、数据与现场讲解,系统分享了2025年7月21日至23日赴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泰宁县开展“红绿融合”主题实践的探索与收获,生动呈现了青年学子以专业赋能生态保护、以红色文化激发绿色动能的青春担当。
闽西红潮·碧水先锋实践队
以“赴武平护绿水青山”为主线,系统回顾了团队连续9年扎根龙岩市武平县,开展水质保护、生态治理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实践历程,通过“检测+宣传”、“四位一体服务”、“校企联动”等创新模式,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宣讲人罗艳婷介绍,实践队自2017年起连续9年奔赴武平县,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红色文化学习、乡村振兴模式探索与水质保护展开深度实践。此次宣讲不仅是对过往实践的总结,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以专业赋能生态治理的责任担当。闽西红潮·碧水先锋实践队用九年坚守证明,青年力量正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支撑,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闽江潮涌处·城乡共兴时"乡村调研实践队
一支深入平潭北港村等6个村落开展调研的师生团队分享了聚焦"痛点破解-经验提炼-路径优化-人才支撑"的乡村振兴"四维方案"。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访谈等方式,为海岛乡村发展开出"组合药方"。
针对调研发现的产业链短、生态治理被动、人才短缺等问题,团队提出三大核心策略:一是延伸文旅产业链;二是建立生态监控体系;三是强化人才引育。宣讲人王佩分享到团队还系统提炼了北港村"IP打造-品牌获誉-就业增收"的文旅发展路径,其"文化资源转品牌优势"等经验可为周边村落提供参考。队员们感慨:"触摸石头厝墙面、听创客讲述石头乐器故事后,才真正明白“文化活村”不是口号。宣讲最后,团队特别致谢学院、地方政府与村民支持,并向师生发出邀约:乡村振兴需要更多青春力量加入。这场带着海风气息的实践分享,展现了青年学子用专业智慧赋能乡村的担当。
"鳗流焕碧·闽水长清"
福州大学福清养殖尾水治理实践队
福清养殖尾水治理实践队分享了在福建天马科技集团等鳗鱼养殖基地的实践成果。团队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实践过程—治理技术—成果感悟"主线,通过座谈交流、基地采样(检测总氮、总磷等指标)、技术研讨等方式,发现养殖尾水总磷去除效果显著但总氮仍待优化,并形成实践报告获多家媒体报道。
宣讲人路通系统梳理了实践背景与意义,深入养殖基地开展实地考察,通过现场采样检测水质指标,发现总磷去除效果良好但总氮残留问题仍需解决。此次活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与使命担当,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提供了青年方案。
从水质监测到文旅规划,从红色传承到生态治理,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需求,在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的一线实践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环安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引导更多青年学子以专业赋能发展,用创新助力振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



文字: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4班
图片: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4班
编辑:陈宇晴
一审:李蓉蓉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