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人际交往与自我成长中的挑战、提升心理韧性与适应能力,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特邀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昌凯教授,于2025年9月9日晚上19:00为全校师生带来心灵讲坛第132讲——《解锁你的人际与自我成长密码》。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以线上转播和线下集中同学们观看相结合的形式,加强本院学子心理建设与心理素质。
在大学阶段,同学们常面临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多重挑战,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成为许多同学关注的焦点。陈昌凯教授作为心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长期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积淀与实践经验。在本次讲座中,陈教授从人际互动与自我发展双重视角出发,为同学们提供科学的心理支持与成长指南。
陈昌凯教授提出,在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青年学生尤其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自我觉察力,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积极的人际关系不仅能提供情感支持,更能促进个人认知与情绪的健康发展,而自我成长则源于对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与对生活意义的主动探索。
在讲座中,陈教授通过引人深思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我的情绪反应模式是怎样的?我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与目标?如何在挫折中保持心理弹性?并强调:悦纳自我不等于放弃进步,而是清晰自知之后依然有勇气向前。
一个清晰的自我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定力,明确方向,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不确定性。陈昌凯教授将结合多年教学与咨询经验,引导同学们学会倾听内心声音、接纳自我情绪、建立边界意识、提升共情能力,进而掌握实用的人际技巧与心理调适方法,助力环安学子在新的学期中更有信心地迎接挑战、实现自我突破。
观后感
陈教授在讲座里,深入剖析了人际互动的奥秘。他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非凭空产生,而是需要我们用心经营。就像在日常与同学相处时,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耐心的倾听,都能成为连接彼此心灵的纽带。我们往往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却忽略了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应带着这份对人际互动的新认知,主动去拓展人际关系,让校园生活因和谐的人际氛围而更加美好。
——2023级环境工程本科生 刘思言
在人际方面,大学是一个大集体,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能让我们融入集体,找到归属感。在自我成长方面,大学给予了我们许多自主发展的空间,也能明确自我成长的目标,让我们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不迷失方向,合理规划时间与精力,在学业、学生工作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这场讲座,为我们大学生活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我们更有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2023级环境工程本科生 赖永欣
自我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陈教授的分享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引导我们去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势与不足。成长并非是要变得完美无缺,而是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陈教授强调,自我觉察是成长的第一步,只有清晰地认识自己,才能明确成长的方向。这场讲座让我们懂得,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我成长中的挑战,在探索自我的旅程中不断蜕变。
——2024级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 荣鸿哲



文字: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图片: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编辑: 黄森
一审:李蓉蓉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