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金秋,风里满是丹桂的甜香;三尺讲台前,你们的身影依旧坚定明亮。一方黑板写满知识的星光,一支粉笔绘出我们前行的方向——是你们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把懵懂的我们引向更远的地方。
今天(9月10日),是属于你们的第41个教师节。我们翻着记忆里的片段,那些你们课后耐心讲解的时刻、考前温暖鼓励的眼神,都成了心里最暖的光。此刻,我们想把所有的感谢说给你们听。
问:在你的科研课题推进中,导师曾在哪个关键节点(如选题、实验瓶颈、论文修改)给过你最关键的指导?具体是怎样的帮助?
答:在科研课题推进的过程中,我的导师曾在我遇到实验瓶颈的时候对我进行指导。具体是我在根据文献资料调研后,进行材料合成时,发现所合出的材料与预想的结果偏差过大,老师在分析我的实验方案后,对实验中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步骤进行指导分析,帮助我改进实验方案。
问:你觉得导师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品质是什么?这种品质对你的学术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严谨;坚持;开放包容的思考方式。这种品质教会我在研究中既要有扎实的基础和严谨的方法,又要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面对生活中的决策,既不会因过度保守而错失机会,也不会因盲目冒险而陷入困境。
问:在跟随老师参与各种竞赛的旅途中,你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或者被他的某些精神所打动。
我跟随我的班主任参加了srtp项目,在这次竞赛过程中,我深深被老师的严谨认真的精神感动,即使数据很繁杂,老师也会仔细地检查每一组。老师常常做实验做到深夜,会带领我们一步步学习,在这次比赛中我真的受益匪浅。
问:面对学习中的难点,老师通常会用什么方式帮你梳理?你觉得这种方式对你帮助大吗?
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晰明了,关于不理解的知识点,他会再拆开再细细讲述,直到没有问题了。课程一开始的时候也会帮我们捋顺思路,通过每一章的章节内容的解释让我们了解如何安排学习计划。
值此教师节,让我们向环安学院每一位辛勤付出的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用知识为我们点亮环保与安全的明灯,用言传身教赋予我们守护社会的力量。愿你们在培育栋梁的同时,也能被岁月温柔呵护,科研之路顺风顺水,育人之乐常伴左右!环安学院因你们而精彩,未来我们定不负教诲,续写属于我们的责任篇章!




文字:郭昕玥、受访学生
图片:黄金浩
编辑:李清波
一审:李蓉蓉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