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教育,3月16日下午,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特开展“咔嚓咔嚓·团结之花”参观体验活动。此次活动在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福建省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研究基地)举行,旨在通过实地学习和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领略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院2023级谢米·西努尔同学担任讲解员,带领同学们有序参观了刘敏榕工作室的各个区域,包括三爱读书社、建党区、文化融合区等。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学校在民族团结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还亲身感受到了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强大感召力,以及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深刻领悟到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扶持的精神内涵。
穿特色服装,体民族文化
在民族服饰展示区,同学们纷纷参与互动,亲身体验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独特韵味。展区内陈列着哈萨克族、藏族、维吾尔族和福建本土民族畲族等多个民族的特色服饰,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穿着藏族五彩邦典围裙,感受长袍随高原长风鼓荡的浑厚气韵;戴着哈萨克族的毡帽,体验着游牧文明的宏伟;抚平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缝制的连衣裙,踏出草原的芬芳韵律。
在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同学们更加直观地领略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深刻体会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寓意。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相互交融,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同学们身着不同民族的绚丽服饰,在刘敏榕工作室里留下光影交织的美好回忆。
绘团结画卷,铸中华精神
本次“咔嚓咔嚓·团结之花”参观体验活动,以镜头为笔、服饰为墨,绘就了一幅“千籽抱团红欲燃”的团结画卷,诠释了多元一体的文化共鸣。石榴籽的抱团之姿,在此刻化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让每一次快门声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回响。


文字:吴敏儒
图片:任兆远 陈河阳
编辑:顾锐
一审:杨新如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