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福大 阅享环安
在暖风和煦、万物生长的四月,我们迎来了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阅读,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能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激发学院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更多同学在书籍的滋养下提升素养、茁壮成长 ,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科部精心策划了本次“书海拾贝,感悟分享”读物分享活动。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阅读盛宴,看看同学们都推荐了哪些好书,又有着怎样深刻的阅读感悟吧!
推荐书目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人:
062300211
陈孜忻
读后感:
我读的书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主题围绕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与奋斗展开,深刻诠释了革命理想、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
保尔是一个极具感染力的人物。他出身贫寒,却在革命的浪潮中不断磨砺自己。面对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建设时期的艰难困苦以及身体残疾的沉重打击,他从未放弃。
书中情节扣人心弦,从保尔年少时反抗欺压,到加入红军英勇作战,再到后来以笔为武器继续战斗,每一段经历都深深打动着我。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鼓舞。保尔的精神让我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理想而奋斗,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新时代,我们更应传承这种精神,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推荐书目二
《文化苦旅》
推荐人:
062200426
姚馨怡
读后感:
一场关于文化记忆的忧郁漫游
——《文化苦旅》读后感
在《文化苦旅》的字里行间穿行,犹如行走在一片由文字构筑的文化废墟之上。余秋雨的笔触让那些被遗忘的文明碎片,在他的文字里重新获得了呼吸的权利。
这场旅行之所以"苦",不在于路途遥远,而在于每一次驻足都成为与历史亡灵的对视。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阳关遗址的残砖,无不诉说着文化记忆被掠夺、被遗忘的痛楚。
我们越是急切地想要抓住文化根脉,越容易陷入符号化的空洞表演。余秋雨老师不仅记录文化的死亡,更记录文化死亡后的生命——那些在废墟上顽强生长的理解与反思。这种写作本身,已然成为对抗遗忘的仪式。
合上书页,恍然惊觉:真正的文化苦旅不在山水之间,而在每个阅读者被唤醒的历史意识里。
推荐书目三
《金阁寺》
推荐人:
062200334
景玉烨
读后感:
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以战后的日本为背景,通过口吃少年沟口对金阁寺的病态痴迷,展现了人性中关于美与毁灭的永恒命题。虽然文字风格阴郁,但细品后却能窥见一道穿透黑暗的精神微光。
金阁寺在书中既是至美的化身,也是困住主人公心灵的牢笼。小说中最触动我的,是沟口在纵火后那句"我要活下去"。这声呐喊穿透了虚无主义的迷雾,彰显出生命最本真的力量。正如金阁寺历经焚毁后仍被重建,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始终存在着自我修复的韧性。当我们学会与不完美和解,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残缺时,反而能触摸到更广阔的生命图景。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美不在固化的形式,而在不断求索的赤子之心。作为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学子,我们更应像守护金阁寺那样守护自然之美,但切记不可陷入偏执——唯有让理性与感性共生,方能在现实与理想间找到平衡的支点。
推荐书目四
《北上》
推荐人:
062300322
吴惊鸿
推荐语
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
——读《北上》有感
翻开徐则臣的《北上》,京杭大运河的涛声漫漶纸页,百年命运交响在字里行间渐次展开。这部以运河为叙事经脉的鸿篇巨制,通过1901年意大利冒险家小波罗的溯河北上与2014年运河申遗工程的双线交织,建构起跨越三个甲子的时空对话场域。
大运河不仅是地理符号,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见证者。1901年,小波罗的“文化考察”实则是殖民阴影下的文明碰撞,而他与翻译谢平遥、船工邵常来等人的相遇,揭示了底层民众在时代洪流中的坚韧与无奈。道路建设的发展而导致运河漕运的终结,隐喻着旧秩序的崩塌;而2014年的申遗成功,则象征着中华文明在断裂与延续中的重生。运河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民族的创伤与复兴。
合上书卷,耳畔依然涌动着运河亘古的潮音。《北上》不仅是水文地理的文学摹写,更是文明韧性的诗学见证。它揭示:历史并非线性递进的单行道,那些看似断裂的时光罅隙里,每个生命的微光都在等待重逢的时刻。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着、懈怠者、畏难者。”青年我们当在历史的涛涛大河中做挺膺担当的弄潮儿。
推荐书目五
《飘》
推荐人:062300303
黄嵘丹
推荐语
阅读了由玛格丽特·米切尔撰写的《飘》后,我深有感触。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描绘了南方种植园主家庭的女儿斯嘉丽在这个动荡时代中的生活变迁和情感纠葛。
斯嘉丽的坚韧与顽强令人印象深刻,她在战火纷飞、家园破败的困境中,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她宛如一颗深深扎根于土地的大树,牢牢守护自己的根基,纵然面对狂风骤雨,她都不屈服,顽强地向上生长着,也正是因为她的勇气与执着,塔拉庄园得以在南北战争的废墟中重建,家族的荣光也得以重现。
在这部小说中,斯嘉丽和梅兰妮之间的女性友谊同样令我动容。斯嘉丽与梅兰妮有着非常不同的性格,她们一个像旋风,拥有倔强、磅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超越时代的先锋性女性。一个像土地一样温柔沉稳,有着稳定、强大的精神内核。她们虽然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女性力量,却有着同样坚韧顽强的生命意志。在那动荡的年代,她们两个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互给予力量。
结语:
阅一书,品百味人生,观万千世界。书页翻动,是思想在碰撞,文字流淌,是智慧在传递。此次“书海拾贝,感悟分享”的活动不仅是同学们展示阅读收获的舞台,更是传递阅读热情的火种,相信此次感悟分享的活动将会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阅读的行列,在阅读中探寻更广阔的天地!
文字: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图片: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编辑:顾锐
一审:杨新如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