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心简介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所设的专业为工学类学科专业,在教学计划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适应当今不断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要求,学院长期在人力和资金方面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投入,以下为目前学院实验中心的基本情况。
建筑面积:环安学院实验室分为环安南楼和北楼,总计实验用房使用面积5280平方,其中本科生教学实验用房3429.78平方。此外,安全工程专业有多个临时钢构建筑和若干集装箱临时建筑构成的综合试验场。
仪器设备:实验室设备台套数近5000台;实验设备总价值5400多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超过8万2千多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将近800元/年。
师资情况:实验室专任教师5名,其中高级实验师1名,实验师4名,博士2名,硕士3名。实验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基本合理,能够满足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要求。
本科实验教学:
(1)环境工程和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专业: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2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2间),高温实验室等8间本科实验室。按照环境工程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设置实验项目,其中环境工程专业从大一开始,分3个学期开设独立实验课程4门,共120学时,5学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从大一开始,分3个学期设立独立实验课程3门,共72学,3学分。
(2)安全工程:有人机工程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实验室、燃烧学实验室、消防工程实验室、检测与监控技术实验室、工业通风实验室、电气安全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等,按照《安全工程本科教育工程认证标准》设置实验项目,从大二开始,分四个学期开设4门独立实验课程,每学期24学时,总共96学时,4学分。
(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有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规划制图室、矿物岩石地学基础实验室、资源环境管理实验室、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仪器测量实本科实验室等6间实验室,按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本科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设置实验,从大一开始,开设独立实验课程3门,共72学时,4学分;开设课内实验5门,共32学时,1.5学分。
实验中心为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共22间,实验课程涵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安全工程系、资源与城乡建设系三个系五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安全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能为专业基础(公共基础)和专业必修等课程承担相应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中心共承担482学时实验课时,其中独立实验课程有14门。此外,实验中心还承担本学院研究生科研课题,本科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大学生创新实验、实验兴趣小组、毕业论文等开放性实验的服务,主要实验设备均在上述实验或实验中得以应用,发挥了实验教学的硬件支持作用。
实验中心目前拥有教学用的大、中型仪器设备包括液相色谱仪(LC-20A)、全自动程序升温化学吸附仪(AutoChem II)、逸出气体分析质谱仪(HPR-20 EGA)、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度计(安捷伦Carry5000)、液相色谱仪(安捷伦1260)、激光粒度仪(Mastersizer 3000)、气相色谱仪(岛津GC-2010 Plus)、X射线衍射仪(miniflex600)、同步热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6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Genesys 10S)、总有机碳分析仪(TOC-L)、荧光分光光度计(caryeclytse)、锥形量热仪、地下工程(隧道)安全监控系统、建材烟密度测试仪、氧指数测定仪、水平垂直燃烧性能测试仪、防火涂料测试仪、通风管道测试系统、离心式通风机性能测试平台等。
为了更好发挥目前设备的利用率,使设备发挥更大效益化。实验中心要求开放性实验室实行每周40小时以上的开放时间。其中个别实验室如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友好材料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等实验室实行7天全天候开放。开放性实验室实行实验员和导师负责制。优秀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低年级起可申请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从事与专业相关实验工作。学院出台了《智能实验平台大型仪器设备预约使用管理办法》,依托智能实验共享平台软件,推出各种举措有力地保证设备的共享和使用率,使设备利用率每年达到学校和学院的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