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院一览 > 规章制度 > 正文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防汛防台风应急处置方案

日期:2023-09-04 发布人:实验中心 浏览量: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防汛防台风应急处置方案

 

我省是台风的高发地带,为了更好地应对多发的台风,我院为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带来的危害,维护和确保学校安定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汛防台风工作有关机构与职责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防汛防台风工作领导小组

 长:李海榕 唐点平

副组长:刘朝晖 阳富强 毕进红   响 施永乾

 员:罗奕帆 王永好 许章华 余龙星 杨   文鸿莹

主要职责:组织指挥全院防御台风工作,实施台风引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具体方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信息网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快速、有序;具体负责协调和组织学院各有关单位和人员处置由于洪水和台风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

二、切实做好应急保障

1.信息保障。学院值班由办公室负责,建立防汛防台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学生工作组要24小时值班,院领导小组成员的电话、手机随时开通,确保联系到人。外出的同志要做好安排,保证通讯联系畅通。

2.人员保障。各系、各部门要事先做出安排,组建突发性事件应急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和充实人员组成。学院的应急预备队主要由学院行政人员、辅导员、各系教师组成。

三、建立健全防汛防台风制度

1.加强值班工作。各单位要高度关注汛期与台风情况,积极主动地获取权威部门关于汛期与台风的预警及相关情况通报,及时掌握校园有关动态,确保信息通畅。期间各单位值班人员要到班到岗,畅通联系渠道。若发生突发事件,有关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办公室,以便及时、有效处理,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加强信息工作。对于因汛期与台风引发的重大突发事件,涉及部门要及时上报学院,并做好跟踪续报工作。

3.加强奖惩工作。对于防汛防台工作制度完善、能及时处理台风引发的突发事件,并在防御台风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门和人员,予以表彰。对于思想松懈,管理不完善,处理不及时以致产生严重后果的部门或人员,将视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四、防汛防台风引发事件处置的具体安排

汛期与台风引发的突发事件是指因洪水与台风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具有突发性,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危害的紧急情况。

1.立足防范,加强安全管理。努力消除隐患和杜绝事故,同时保证为消除隐患和杜绝事故所必需的各项经费投入。

2.制定和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予以充实和完善。加大预案的宣传,让各级领导、广大干部和学生骨干了解并懂得操作工作预案。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校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小组有关成员应迅速赶赴现场,按照事先制定的工作预案,采取果断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五、防汛防台风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1、办公室(责任人:罗奕帆

①负责指导、协调、组织各部门开展工作。立即通知工作组全体成员集中,建立第一线指挥部,召开会议,投入工作。

②及时向院领导和保卫部等上级领导机关报告信息,汇报工作进度,以便在各阶段工作中得到领导和有关部门指导和支持。

③负责配合学校和有关部门开展灾情监测,正确发表预报信息和各种信息,组织全校迅速开展防范措施,提高师生员工的警惕性,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

④建立值班制度,负责安排学院的总值班,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做好值班安排。值班室电话:22866077,传真22866070(地点:旗山校区嘉锡楼317室)。

⑤配合保卫部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防范和打击趁火打劫的犯罪活动。

2、学生工作组(责任人:文鸿莹)

①统筹安排好防汛防台期间各类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执行好防汛防台预案,确保各类学生的安全。

对于汛期与台风伤害事故,应组织协助做好伤员的抢救医护工作,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尽量减少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②做好学生政工干部及相关人员防汛防台的召集、组织、指导工作,抓好学生政工干部的值班工作。在学工组组建立学生工作值班室。

③指导、协助做好防汛防台善后工作。

④统筹做好所有学生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做好已外出学生的安全防范指导工作。

3、实验室(责任人:杨健)

①负责全面协调做好全院实验室安全防范工作。

②做好贵重仪器设备的防水防涝等各项工作。

③做好实验室易燃、易爆、剧毒等化学药品的安全转移工作。

④做好防台期间全院实验室的巡查工作及防台之后的善后工作。

 

                              

 

                                 

微信公众号

   © 202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