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知识

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知识问答(四)

日期:2016-04-15 发布人: 浏览量:


31.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要求?

答: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要求是

1)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工程职业素养;

3)具有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与环境工程基础知识的能力;

4)具备设计与执行环境工程实验,以及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

5)具有执行环境工程实践所需技术、技巧及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

6)具有设计或开发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方案的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将先进环保技术和成果应用于环境工程实践的能力;

8)具有有效良好沟通、团队合作及组织管理能力;

9)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32.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包括哪些课程?

答: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包括以下六类课程:

①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其中数学科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自然科学类科目应包括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等必修课程)

② 工程基础类(包括信息技术基础、C语言、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制图等必修课程)

③ 专业基础类(包括化工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系统分析等必修课程)

④ 专业类(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

⑤ 实践课程与实践环节(包括独立设课实验课程、环境工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

⑥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包括大学外语、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和体育等必修课程)。


33. 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关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有哪些内容要求?

答: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类课程,其中化学类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及实验。


34.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关于“工程基础类课程”有哪些内容要求?

答: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管理、土建基础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施工的共性知识和共性技术等。



35.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关于“专业基础类课程”有哪些内容要求?

答:应包括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等知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6.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关于“专业类课程”有哪些内容要求?

答:应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及物理性污染控制领域的污染与防治、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规划与管理等基础知识,以及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及设备设施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相关计算方法等。


37.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规定“实践环节”中的必修环节有哪些?

答:(1)环境工程实验

包括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和污染控制实验两类。其中环境工程基础实验主要包括环境工程原理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等;污染控制实验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等。实验的类型包括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

2)课程设计

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课程设计。

3)实习

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4)科研创新

具有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机制,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取得科技创新成果。

38.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中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有哪些?

1)选题

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人一题,学校应制定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及保障机制。

2)内容

毕业设计: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任务的提出、方案论证、设计与计算、技术经济分析、结束语等,并附有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计算书。

毕业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技术调查、实验方案设计、结果分析、绘图和写作、结题答辩和专业文献翻译等内容。


39.福州大学的校训是什么?

答:“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40.福州大学的历史沿革及简况如何?

答: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学校设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2个独立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7个、省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共有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23个工程领域)。


微信公众号

   © 2021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闽ICP备05005463号-1